“还有6小时,兄弟们加油,搞出个神话来!”“开始倒计时了,要不要帮忙?”……
10日下午6时许,惠州光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米贤五的手机微信朋友圈里不时传来消息,其中既有公司电商团队员工发出的“鼓角声”,也有本地合作供货商的“问候语”。所有的一切,都在说着同一件事:备战“双11”网购狂欢节。
如今,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网购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双11”的打折促销季,更是不容错过的购物季。
作为惠州本土日均出货量最大的电商企业,为备战“双11”,米贤五早在今年9月底便提前备好了货品。相比去年头一回“参战双11”收获的300多万元销售额,随着今年公司3个网店进入天猫“双11”主会场,米贤五把目标定在了1000万元。
当然,既然要“参战”,充分的备战工作自是少不了。记者在光一电商的仓储物流中心看到,根据去年的经验和今年的销售预期,工作人员已将10多万件商品提前包装好,只待网友11日0点下单,贴上快递单便可直接装上等在大门外的10台物流大货车。
双11’一天的销量相当于平常20天,今年快件数可以破20万。”米贤五透露,去年“双11”期间惠州电商的出货量约为50万件,今年有希望突破百万。
与米贤五一样,对“双11”有着火焰般期待的,还有惠州市世纪海洋制衣有限公司。去年“双11”期间,公司电商品牌“琪比小美屋”就在全部童装中销售排名第16位;今年“双11”,该公司10日下午集体放假,全部人员“睡饱”后,于当晚10点起通宵“鏖战”。
惠州各路电商纷纷进入备战状态,传统实体百货业“店商”也不甘示弱,适时地推出打折促销活动,抢搭“顺风车”。
记者走访市区港惠、丽日、沃尔玛、吉之岛等实体商超了解到,为备战这番激战,几乎所有门店都发出了“誓师号角”,纷纷推出了“最大幅度降价”、折上折、优惠劵等多项让利促销措施。
只是,眼下“大战”当前,整个惠州零售市场已是一片肃杀之气,但自电商诞生以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几乎都是建立在实体“店商”的痛苦之上,实体百货的重金让利措施并未掀起多大的涟漪,人们的关注焦点仍投向了“电商”。
水火不容,总有纷争,但最终如果想在一起,不是水蒸发于火,就是火熄灭于水。
已在惠州营运了5年之久的广百百货惠州店,因营业额连续下滑,成了“被蒸发”的一个典型。10日上午,就在各商家火拼“双11”时,广百百货惠州店却在忙着打包清场,到当天下午3时许,整个商场已是大门紧闭,只在门外留下了一张“歇业告示”,若是有市民需要退换商品,可以联系告示中的“善后电话”。